柯文哲说:“其实台湾人本来不笨,都是被这些政治人物每天这样搞,搞到变笨。”可是说这话的柯文哲不也是这样一个“政治表演艺术家”吗?在他们接二连三爆出笑柄的时候,我们应该一边漠视、假寐,一边做好万全准备、做好最坏打算。 一个医生出身的政治人物,口口声声说台湾人被政治人物搞笨,可他自己不正是这样的”政治表演艺术家”吗?从台大医院的白衣天使到政坛网红,再到如今锒铛入狱,柯文哲的轨迹印证了一个讽刺的事实:批评别人搞笨民众的人,自己也在上演着同样的戏码。 柯文哲1959年8月6日出生于新竹,祖父柯世元在228事件清乡时被军队拘禁将近一个月,其间遭毒打,返家后曾卧床3年多,后于1950年病逝。这个家族悲剧在柯文哲心中埋下复杂的政治种子。父亲柯承发是新竹东园国小教师,从小就告诫他要远离政治。可讽刺的是,当柯文哲决定参选台北市长时,其父还公开反对说:“我已经失去了父亲,不想再失去儿子。” 1983年,柯文哲毕业于台湾大学医学系,以全台第一名成绩通过医师考试,进入台大医院急诊室工作。1993年,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进修,1994年学成返台,任外科急救病房主任,建立了标准器官移植程序,成为台湾重症加护领域权威。 医界生涯中,柯文哲曾成功救治胡志强夫人邵晓铃和连胜文,这些医疗成就为他后来从政奠定了专业形象基础。但2011年台大医院爱滋病患器官移植案成为转折点,监察院认为器官移植办法由柯文哲拟定,认定柯文哲应负”严重行政疏失责任”,通过弹劾案。 从政之后,柯文哲迅速展现了他作为”政治表演艺术家”的天赋。柯文哲几乎每天都有媒体贴身采访。不少记者说,“柯P”爱放炮,语不惊人死不休,媒体都怕漏新闻,就怕他今天又说了什么。他的表演技巧可谓炉火纯青,从”阿米巴原虫被电一下还会调整方向,你连阿米巴的能力都没有”到”当医生很少听到假话,当市长很少听到真话”,这些刻意营造的金句在媒体上广泛传播。 一位已离职的干部说,柯文哲有个挂在嘴边的法则,要求党内立委、公职成为”网红”。他也沾沾自喜是引领台湾政治的网红型人物,不断制造话题就是他的策略。这种表演型政治让他在2014年台北市长选举中脱颖而出,成功打造”白色力量”品牌。 2019年6月19日,柯文哲在市政座谈会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:“其实台湾人本来不笨,都是被这些政治人物每天这样搞,搞到变笨。”这句话道出了他对台湾政治生态的观察,但讽刺的是,说出这话的柯文哲自己正是这样一个”政治表演艺术家”。 从”墨绿”到”白色力量”再到各种政治变色,柯文哲的表演从未停止。2014年,柯文哲以一位医学专家的政治素人身份迈入政坛,刮起了一股强劲的白色旋风,但当时政治上比较单纯的柯文哲,在政治前途上也是比较投机的,这就是其成为”政治变色龙”的基础。 资深媒体人康仁俊分析说,传统政治人物为展现自己在政坛的高度,言行举止变得非常拘谨:“选民会喜欢政治人物做更多贴近选民生活的真实表现。柯文哲这种看似无厘头,甚至闹闹笑话的方式,反而吸引到年轻族群的目光。”他精准地抓住了民众对传统政治的厌倦情绪,将自己包装成改革者。 但表演终究是表演。2024年,柯文哲因涉及京华城案和政治献金案被羁押。京华城弊案是指台北市府在该建案改建、开发的过程中,疑似不当提高容积率,引发官员图利的争议。2021年柯文哲市府批准京华城额外的50%容积率奖励,让京华城的总容积率高达840%,市值增加百亿元。 检方认为柯文哲涉嫌贪污图利等四大罪名,向法院求处总计28年6月徒刑。那个曾经口口声声批评其他政治人物”把台湾人搞笨”的柯文哲,如今自己也深陷贪腐疑云。2025年1月1日,柯文哲请辞民众党主席,政治舞台上的更迭如潮水般无情。 从医界权威到政治明星,再到阶下囚,柯文哲的人生轨迹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。那个在急诊室里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,那个在政坛上指点江山的”网红”市长,那个声称要让台湾人不再被政治人物搞笨的改革者,后来却成为自己口中那种”搞笨台湾人”的政治人物。 历史的讽刺在于,柯文哲曾说台湾人被政治人物搞笨,但他自己不也是这样一个”政治表演艺术家”吗?在他们接二连三爆出笑柄的时候,我们确实应该一边漠视、假寐,一边做好万全准备、做好最坏打算。台湾政治人物的表演终将落幕,而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他们的闹剧而停下。柯文哲的故事,不过是台湾政治生态扭曲下的又一个注脚。 当批评别人搞笨民众的人,自己也成了这样的表演者,我们还能相信谁?面对这些政治表演艺术家的轮番上场,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保持清醒?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,让我们一起思考如何在这场政治大戏中保持独立判断。